歷史悠久的涼城縣
作者:草原地圖傳播中心  發布時間:2021-09-30  閱讀量:101300


涼城位于東經112 °28′~112°30′、北緯 40°29′~40°32′之間。地處陰山南麓、長城腳下、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東鄰豐鎮市,南與山西省左云縣、右玉縣毗鄰,北與卓資縣接壤,西與呼和浩特市區、和林格爾縣交界。西距呼和浩特100公里,南距大同110公里,北距烏蘭察布90公里,東距北京400公里。





涼城縣,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動的重要地區。

相傳戰國時屬趙國,秦屬雁門郡[1]。西漢始置縣,名為沃陽,因流經過城的沃水(今弓壩河)而得名。北魏設涼城郡,轄參合、旋鴻二縣,始有“涼城”之名。遼置天成、宣德二縣。金、元改稱宣寧縣。明廢縣置宣德衛,為大同邊外地。清設寧遠廳,屬朔平府通判管轄。民國元年(1911年),設寧遠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寧遠”與別省縣重名,遂沿用北魏舊名,復稱涼城縣,屬察哈爾特別區管轄,治所設在今永興鎮。1929年劃歸綏遠省,1948年涼城縣解放后,遷治所于新堂(今岱海鎮),先后屬和林、集寧專員公署、平地泉行政區管轄,1958年~2004年8月屬烏蘭察布盟,2004年9月至今屬烏蘭察布市[2]。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務熱線:4000471660 手機:4000471660 備案號:蒙ICP備18004419號-1

a级毛片 f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