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能吃到的“宮廷”奶食品
作者:草原地圖傳播中心  發布時間:2021-07-30  閱讀量:20865

錫林郭勒生態旅游嘉年華——第二屆錫林郭勒奶酪評選暨美食品鑒活動開幕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七月是草原上最美的季節,湛藍如洗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世界著名四大優良草原之一,面積近20萬平方千米,以錫林河為主的大小河流湖泊蜿蜓點綴其上,使這里成為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天然牧場。

7月30日,由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主辦,錫林郭勒盟文體旅游廣電局、錫林浩特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1錫林郭勒生態旅游嘉年華——第二屆錫林郭勒奶酪評選暨美食品鑒活動盛大開幕。



此次活動有評選參觀體驗各類特色奶制品、錫林郭勒傳統(花樣)奶酪現場制作評選、宮廷奶食圖德現場制作評選、奶制品產業從業人員文藝匯演、現場直播同步帶貨等內容。

在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活動現場,16個蒙古包呈馬蹄形分布,分別是錫林郭勒奶酪文化展區、非遺傳承現場制作展示區、西式奶酪品牌展示推薦區、創新奶酪品牌展示推薦區,錫林郭勒盟傳統乳制品協會會長烏蘭其其格帶領代表們到每個蒙古包參觀品鑒。

蒙古包內牧民們正在熟練的做著奶食品,熱情的邀請游客品鑒。他們操控著現代化的機器,將他們的傳統技藝與現代化生產方式結合,做著“原汁原味”“純正”的奶食品。時空變換,但是對于“查干伊徳”(奶食品)的尊敬與熱愛從未改變。

“坐在蒙古包里,喝著奶茶,吃著奶食,這樣的生活太愜意了!”來旅游的游客看著品類多樣的傳統乳制品感覺到非常好奇,并且都會購買回去讓親朋好友品嘗。



7月26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錫林浩特市調研傳統乳制品時指出我區傳統奶制品產業發展潛力大,要深入推進產品研發,完善標準體系,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傳統奶制品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我國的傳統奶制品歷史悠久、種類豐富。一些乳制品,有的現在人們還經常食用,比如宮廷奶酪、馬奶酒、雙皮乳等。隨著交通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奶制品已經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面向全國的消費者,成為老百姓都能吃到的“宮廷”奶食品。



舌尖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查干伊德,是地方特色民族奶食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營養豐富,是品質優良的綠色食品,經過錫林郭勒盟民族奶制品產業人員的不斷努力和傳承發展,錫林郭勒察干伊德已進入歷史性快速發展階段。

他們是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他們以畜牧業為生,過著“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牧人把乳汁看作是哺育生命的圣潔、純凈之物,它代表著高貴和吉祥。察千伊德作為蒙古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在一代代牧人的生產、生活中得到傳承和發揚。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錫林郭勒奶酪產業已初具規模。截至2021年1月,已有傳統奶酪加工企業與小作坊578家,其中日處理鮮奶量2噸以上、取得SC認證的加工企業共12家,已培育“長虹”“奶娃娃”等10多個優質企業品牌,產品遠銷至深圳、上海等地,來自“錫林郭勒奶酪”的香味香溢中國。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錫盟各族人民喜迎建黨100周年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打造“錫林郭勒奶酪”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傳統奶制品產業提檔升級,帶動農牧民群眾創業增收,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動錫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現新跨越。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務熱線:4000471660 手機:4000471660 備案號:蒙ICP備18004419號-1

a级毛片 f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