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源豐富聞名全國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近年來不斷“出圈”。從建設首個“零碳產業園”,率先設立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到率先免費為全城中學女生接種HPV疫苗,到高薪聘請清華北大畢業生執教本地中學,再到疫情期間為居民免費發放“暖心包”,這在眾多西部城市中,特色鮮明。
鄂爾多斯康巴什區城市中軸線 受訪者供圖
2022年,鄂爾多斯經濟總量達到5613億元,同比增長5.4%,總量位列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人均GDP全國第一。
作為資源型城市,鄂爾多斯已探明的煤炭、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國的1/6和1/3。這些豐沛的資源支撐了鄂爾多斯經濟的快速發展。
然而,內蒙古產業結構中存在“四多四少”的問題。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努力改變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的狀況”。
多年來,鄂爾多斯市GDP一直處于全內蒙古第一,但同樣面臨這一問題。鄂爾多斯如何改變“四多四少”的產業結構?又如何探索與自身稟賦相匹配的發展道路?
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新聞周刊專訪了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鄂爾多斯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匯良。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鄂爾多斯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匯良 受訪者供圖
中國新聞周刊:鄂爾多斯今年確立了怎樣的年度發展目標,基于怎樣的考慮?將重點在哪些方面發力?
杜匯良:2023年,鄂爾多斯在過去兩年GDP連續跨過4000億、5000億2個千億臺階的基礎上,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總量突破6000億元。
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重點在擴投資、促消費、強工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這幾方面發力:
從去年冬天開始,我們就發起項目審批、建設攻勢,目前新建項目手續辦結率達92%,項目開復工率54%,完成投資158億元。今年全市計劃實施重點項目472項,年內將完成投資1200億元以上。
今年我們開春第一會就部署招商引資工作,緊鑼密鼓地召開了一產重塑、工業和商貿文旅等專題推介會,后續將持續開展全員、全域、全年招商,圍繞重點產業鏈招引企業,努力引進落地一批含金量足、含綠量高、含新量多的好項目。
在恢復消費方面,我們通過發放消費券、舉辦消費提振系列活動等方式,促進批零住餐、文旅娛樂等產業加快恢復發展,培育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消費熱點。近期,我們推出中國聯航鄂爾多斯號彩繪飛機、西安—鄂爾多斯暖城列車,全面宣傳展示鄂爾多斯城市和文化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
鄂爾多斯是工業大市,穩增長必須要穩工業。除了提升煤、電、氣等能源供應能力,確保煤炭、天然氣高水平供應之外,我們還將在新能源及制造業方面全面發力,年內建成新能源裝機1200萬千瓦,推動50個左右制造業項目投產達效。這些將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500億元。
當前,我們正在開展融資服務、我為企業找訂單等助企服務“十大專項行動”,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恢復活力、健康發展,推動年內市場主體、“四上”企業數量增長10%以上。
中國新聞周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鄂爾多斯采取了哪些舉措?
杜匯良: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要努力改變產業‘四多四少’問題”。我市正系統性重塑產業體系,構筑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方面,大力推動主導產業延鏈補鏈、轉型升級。鄂爾多斯是國家14個大型煤炭基地、9個大型煤電基地、4個現代煤化工示范區之一和西氣東輸的重要氣源地。2022年生產煤炭8.7億噸,累計建成煤電裝機3127萬千瓦,現代煤化工產能近2000萬噸。當前正在著力推動能源礦產增儲上產和清潔高效利用,大力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到“十四五”末,煤炭產量達到10億噸以上,電力裝機突破1億千瓦,天然氣產量達到330億立方米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綜合能源生產基地;煤化工產能超3000萬噸,打造產業門類最全、鏈條最長、技術最先進的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經濟、布局新賽道。搶抓新能源發展戰略機遇期非常關鍵,我們一體推進新能源開發與裝備制造、運維服務協同發展,目前已獲批兩個千萬千瓦級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開工建設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沙戈荒”風光基地,引進落地了“風光氫儲車”頭部企業22家、產業鏈項目132個。到“十四五”末,我市新能源及相關產業總產值將超5000億元,建成世界級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
同時,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推動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光電制造、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推動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中國新聞周刊:創新越來越成為一個城市的動力源和增長極,鄂爾多斯作為西部城市,在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杜匯良:作為西部地區城市,人才和科技創新是鄂爾多斯最大的短板,但也是未來最大的增量。
我們推出了“科技新政30條”“人才新政30條”等一系列含金量極高的政策措施,當前正在全面開展人才科創三年行動。
具體看,首先,加力推動高強度科技投入。今年安排市本級預算科技專項資金9.8億元,同比增長30.7%,帶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25%以上。
第二,加快打造高水平創新主體。持續推進科技企業“雙倍增”、規上工業企業“三清零”等行動,加快打造以創新型領軍企業為先行軍、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力軍、科技型中小企業為生力軍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第三,加緊布局高能級創新平臺,推進建設北大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國礦大(北京)內蒙古研究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鄂爾多斯研究院、鄂爾多斯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圍繞綠色轉型、新能源、煤化工、節能降碳、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第四,加速引育高端化創新人才,比如,近期我們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舉辦了招才引智專場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還將開展“院士鄂爾多斯行”等系列活動,在京滬深建立“人才飛地”,努力再引進一批院士專家和高端人才團隊。
中國新聞周刊:城市形象是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忽略的軟實力,鄂爾多斯在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杜匯良:“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這句話廣泛流傳,當前,我們正在打造“暖城”城市品牌,著力打造全國一流城市形象。包括了資源稟賦,產業特征、人文地理,以及城市品質。在當前,我們著重加強以下三個方面:
“暖城”首在“暖居”,著力提升現代品質。城市居民的生活感受和游客的第一印象非常關鍵。鄂爾多斯是一座“高顏值”城市,在外塑顏值的同時,我們也在著力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我市已連續四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獲平安中國建設最高獎“長安杯”,當前正在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暖城”重在“暖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鄂爾多斯連續三年在全區營商環境評估中排名第一,去年入選中國投資熱點城市?,F在我們正在對標上海、深圳等全國一流標桿,迭代升級推出優化營商環境4.0版,全面塑造“蒙速辦·鄂能辦”政務服務品牌,以超級店小二式的暖心服務讓企業在鄂爾多斯安心投資、舒心創業。
“暖城”要在“暖民”,著力提升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生活更溫暖,是我們不懈的奮斗目標。鄂爾多斯每年集中一半以上財力用于民生建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均居中西部地區前列,全面小康指數穩定在全國10強。當前,正在大力實施農牧民收入倍增、城鎮居民就業保障、優質公共服務提升等重點行動,每年接續推出一批民生實事,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讓廣大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來源:中國新聞網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圖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務熱線:4000471660 手機:4000471660 備案號:蒙ICP備18004419號-1